脑梗老人渴求光明,爱尔眼科助力圆梦

admin 阅读:2555 2021-06-11 15:20:13 评论:0

86岁的发叔(化名)白内障越来越严重了,双眼视力差得几乎与盲人无异(医生诊断:双眼盲)。

“有一次,我想带爸爸出去散步,但是他摸索着找了大半天,都没有摸到就放在脚边的鞋子,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作痛。”发叔的女儿说,让发叔重见光明,是一家人的共同心愿。

然而,这个对于普通白内障患者而言,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心愿,对于发叔来说,却充满了困难险阻。

脑梗手术带来后遗症

重见光明似乎难以实现

原因,还得从15年前说起。

15年前,71岁的发叔发生了脑血管意外(脑出血)。女儿说:“那时候,经过惊心动魄的脑部开颅手术,他才被从‘鬼门关’抢救回来。但从那次手术后,爸爸的脑神经受到了严重损害,虽然身体活动恢复了但思维迟钝,心里明白却说不出话来,与人沟通成为了大问题,他就好似一个新生婴儿一般,生活几乎全靠家人护理。”发叔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老伴和四个子女竭尽全力无微不至地护理和陪伴着他,十多年来家人们发现老人家视力日渐下降,近年来双眼已近看不见,发叔执着地用他特殊的方式和含混不清的语言向亲人们不断表达想手术复明的愿望。

沟通存在困难,检查、手术不能配合,成为发叔复明道路上的“绊脚石”。“许多医生说爸爸的手术难度太大,不但有脑损伤后遗症还有严重的心律失常,手术可能面临生命危险,都不敢轻易去冒险。”漫漫求医路,发叔和家人吃尽了“闭门羹”。发叔的女儿说,在眼疾的折磨下,发叔饱受煎熬,变得郁郁寡欢,脾气也越来越差了。

看着发叔令人心疼的模样,一家人商量决定去深圳爱尔眼科医院寻找最后一丝希望。

手术顺利完成,迎来光明的希望

大约在2年前,发叔的老伴曾在深圳爱尔眼科医院由医院的副院长、白内障学科带头人司马晶教授为她做了白内障手术,术后视力恢复好。发叔的女儿说,这家医院的医疗技术、专家能力水平都是值得老百姓信赖的。

到了深圳爱尔眼科医院,医务人员为发叔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检查,诊断其为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且晶状体全浑浊,已经达到5级核的程度,由于发叔语言障碍,无法与人正常沟通、难以配合手术,这些情况对手术的方式以及医生的技术具有极高的挑战性。更糟糕的是,发叔还是一名心房纤颤患者,随时都可能会因为某些刺激而发生心血管意外。所有这一切医生们都向患者及家属做了充分的解释,一家人便召集在门诊候诊大厅围着老人慎重讨论,最后决定请求医生博一次!

“我从患者的眼神里,患者家人的话语中,深刻的感受到患者对光明的渴求和重托。”司马晶教授被患者以及家人们所打动,也深知一个人失去光明,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是一件多么痛苦和可怕的事情,对家庭带来了多么大的折磨和负担!

尽管风险很大,难度很高,司马晶教授还是决定奋力一搏,召集白内障科医务人员以及麻醉科主任就发叔的具体检查数据、沟通困难、心房纤颤等问题展开了病例讨论。经过数次讨论,与团队设计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做了很多保障工作。

确定手术方案后,司马晶教授团队与发叔的家人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沟通,最终敲定了具体的手术日期。5月26日,在心电监护以及麻醉科黄主任的保驾下,司马晶教授顺利为发叔实施了右眼白内障手术,终于圆了发叔及一家人的光明之梦。

重见光明,老人的眼里满是欣喜

5月26日下午,医生帮发叔拆下了眼包。那一刻,发叔就像是一个新生儿一样,对周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惊喜的睁大了眼睛,一会儿看看在场的人,一会儿望望天花板,突然咧嘴笑了起来。更让人惊喜的是,失语的他竟能开口缓慢的说着“看-见-啦,看-见-啦……”,让司马晶教授以及在场的每个人都觉得欣喜和感动。

image.png


重见光明后,发叔的脸庞爬满了笑意

“病人重见光明的喜悦,带给我们的更多是惊喜。这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司马晶教授说。



image.png


发叔倚靠在窗前,久久的望着楼下的车水马龙

6月2日,在司马晶教授和手术室及麻醉科团体的密切配合下,发叔的左眼白内障手术也顺利完成。次日出院时,其双眼视力都恢复满意,堪比年轻人!

image.png


发叔满眼笑意,笑弯了眉毛

“重见光明后,爸爸每天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像个吃了糖的快乐小孩儿。谢谢你们!”前几天复查时发叔的女儿对着医务人员感恩的说道。

虽然表达不清,与人沟通困难,但发叔眉眼的笑意似乎是在无声的对医务人员的努力和付出表达着肯定!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