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涉外学院康正:世界有尽头 涉外精神无止境

admin 阅读:4517 2018-03-23 15:17:33 评论:0

19年前,曾为“教师匠”的他重返教育行业创办了一所民办教育机构——广州维城科技专修学院;15年前,该校正式升格为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州涉外学院”)。近20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现今的广州涉外学院已获奖累累,桃李满天下,成为中国民办涉外高校的佼佼者。带领广州涉外学院走向高峰的他就是该校的创始人——中国涉外教育集团董事长康正。

1.png

康正的车门已经打开,正在带领更多学子走向全世界

日前,记者一行慕名来采访该校董事长康正。在学校办公室里,康正热情地接待我们。只见他干练的短发,睿智的目光,优雅的谈吐,透射出无穷的力量;他从容的仪态,智慧的思考,彰显出学者的品位,不愧是中国涉外教育领航人。接着,康正向我们介绍他的创业历程,分享他的华文教育理念和涉外教育事迹。

情系民校 涉外教育领风骚

亲和、宽厚、睿智、乐观等性格特点是康正给记者的印象,也是他在涉外学院师生们眼里的个性标签。这位被学生们亲切称呼为“康康”、“康大大”的掌门人,从小就喜爱运动。中学的时候,他参加广东省田径五项全能比赛,打破了少年甲组的纪录。同时他还酷爱旅游,对历史、地理、人物、风景等兴趣浓厚,梦想将来走遍全世界。大学毕业后,他当了几年的老师,1994年,他辞去教师工作投身商海,“我想周游世界,但口袋里没那么多钱,我要出来赚更多的钱,才能实现我的理想啊!”康正一边回忆往事,一边微笑着说道。在谈到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回归教育行业的时候,康正很深情地向我们提起他自己的一段经历。

康正从事商业后,从精品店开始,接着做边境贸易、进出口贸易,经营的产品也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于顺应潮流,经营有方,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但成功来之不易,其中的酸甜苦辣、艰难困苦也非常人所能体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假冒商品多等不规范行为的冲击,事业有成的康正颇感疲惫,这让他怀念起他当老师的那几年美好时光。1999年,广东省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提出,广东省民办教育薄弱,希望企业家投资教育。对教育无法割舍的情结让康正在董事会议上力主办学,最终获得董事会支持,由他带领团队创办了广州维城科技专修学院。

广州维城科技专修学院秉持“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理念,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和不断探索,定位为培养“涉外”型人才的民办教育机构。这也得益于康正的教育战略思维和前瞻性眼光。几年的商海生涯使他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创办民办教育机构后又使他明白中国职业教育的不足之处和痛点;全球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更让他看到涉外型人才的紧缺现状,而中国的涉外高等教育供给严重不足。于是,在康正的涉外育人理念引领下, 2004年广州维城科技专修学院升格为广州涉外学院。

广州涉外学院是中国涉外教育集团麾下的核心教育载体,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广州市白云山麓下的大源村。因汇集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世界学子,该学院被誉为“地球村” 学校。此后,广州涉外学院更加旗帜鲜明地高举“涉外”特色的大旗,专注、专业地在这个领域一路凯歌走向辉煌!如今,康正所带领的民学大军昂首阔步走在创一流涉外院校的前列。

2.png

康正(左三)等与香港公开大学领导(右三为该大学校长黄玉山)商讨合作办学

开拓创新  华文教育闯新路

2014年,康正到北极探险,他把中国国旗和涉外校旗插在了北极点上,而且为了国家荣誉,第一个跳入寒冷的冰海。那一刻,他感觉到祖国的强大,民族的自豪。

康正说,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的日益强大,华文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迫切的想了解中国,海外的华侨后代更加需要寻找民族之根。基于这个认识,加上他多年来到世界各国借鉴教育经验,切身体会到华文教育的迫切需求。于是,2010年他就开始筹办华文学院,2015年,华文学院正式获批成立,成为广东省民办高校中第一家开办华文学院的学校。从此,康正更加身体力行推动‘华文教育’的落地生根,矢志不渝去高扬并传承这一主旋律。

在谈到华文学院时,康正兴致勃勃,满怀豪情地说:“我们不仅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接着,他引经据典,列举了许多事实说明改革创新与推广华文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说,推广华文教育是实施国际化教育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三外两高”人才,即具有外语、外经、外贸专门知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让引进来的留学生既学习了汉语,又了解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与涉外学子在良好的语言环境里,相互学习,相辅相成。康正侃侃而谈,表现出实干型教育学者的踏实、严谨作风。

在华文教育中,康正提出:“对于过去积累的办学经验既要坚定不移地传承,更要依据时代进步大胆地突破和创新。”于是,广州华文学院结合社会需求,开设了汉语、文秘两个专业,拥有设施完备的高标准普通话测试站和对外汉语口语水平考试点,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印尼、埃塞俄比亚、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留学生。为让外籍生有更高层次的教育机会,2017年9月,康正访问了厦门华侨大学。此行,两院校达成了“牵手”协定:外籍生先在广州涉外学院读两年汉语大专,再到厦门华侨大学读两年即可取得汉语本科学历;今后,两院校还将逐渐整合资源,开展除学历以外的各类华文培训、汉语水平考证,以及共同利用各自海内外的机构,承办文化、教育领域的各种项目。

3.png

康正董事长(右4)陪同俄罗斯莫斯科州立大学代表团参观汤塘新校区

在谈论到华文教育的前景时,康正笑着对我们说:“我们要站在世界看中国”,他坚信不久的将来,华语将成为全世界的通用语言之一。展望前景,他信心满怀,决心以实际行动延续和光大了“华文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华文教育”的情怀谱写出民办教育新的华章。

以爱育爱 不遗余力助师生

康正认为,教育的成功除了差异化的定位,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要关注“师”和“生”,关怀和爱护他们。教育应该是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的一种良性的互动。对于老师,学校有三条留人的措施:第一是事业留人,要给教师创造发展的平台;第二是感情留人,要对员工投入感情,同他们亲近,让他们安居乐业,帮他们解决在生活上的困难;第三是福利待遇留人,1999年办学到现在,学校员工年年都涨工资,工资每年涨幅在10%左右。为了提高师资的专业水平,学校还积极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先后派出三批30余位教师赴新加坡接受双语教学技能培训,2017年开始又与香港公开大学合作,陆续选派教师前往进修。对于学校取得的成就,康正很谦逊,他说,这一切都归功于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他只是定理念和方向,如果没有稳定、高素质的队伍去执行,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大家对学院都很热爱,人员流动的很少。民办院校是出名的来一批走一批,但我们学校流失率几乎是零,教职员工队伍比较稳定。

在广州涉外学院,康正“爱生如子”是出了名的。他除了关心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学业进步外,还强调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他提出了“三感”和“五度”教育理念,即:坚强的信念感,强烈的责任感,优良的信誉感;渊博的知识度,丰富的阅历度,宽广的包容度,良好的亲和度,顽强的承受度。要求学子们以“三感”和“五度”为标准塑造自己,让学子们立足于本土,放眼世界,以国际化的视野看世界、学世界、行世界。在他的倡导下,学院成立了60多个学生协会、社团,丰富了学生们的文化娱乐生活,让学生们在文艺活动、体育运动等方面得到培养和展现,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涉外型人才。

来到广州涉外学院求学的学子中,既有渴望深造、家境优越的富裕孩子,更有怀揣梦想、因病致贫的寒门学子。康正知道,无论家庭情况如何,他们都处于人生奋斗的重要时刻,都应该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而这也是“涉外教育”中的应有之义。因此,康正一向对学生始终宽厚以待,关爱有加。有一件事让师生们至今称道不已。当年,有一位叫刘志勇的学生,身患“脆骨病”,生长在一个单身家庭里,生活不能自理,高考分数过了大学录取线,但由于身患残疾,没有学校愿意录取,康正得知消息后,要求学校招生办根据刘志勇的志愿录取进会计学院,并免收学费,还针对刘志勇的特殊情况对他的宿舍床位作了改装。为了方便刘志勇上下楼房,学校专门修了一条残疾人专用的“爱心”通道。康正还常常鼓励学生们多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磨炼意志,开阔视野,例如学生的单车千里行、野外拓展等,他多次个人赞助这些社会活动。

4.png

每每在飞往法国的法航客机上、在新加坡的义安城广场上(上图)等异国他乡巧遇涉外学院的学子,康正董事长(上图中)深感兴奋与自豪!

康正爱护学生的事例在涉外学院俯拾皆是,这也是学生们把他当成亲人,亲切地叫他“康康”、“康大大”的原因之一。用真心和行动将教育理念化成有温度的关怀,以爱育爱,以德培德,培育出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用无私的热切的关爱给学生终生永恒的记忆。这就是康正为教育事业奉献赤诚爱心,开垦涉外教育之路的真实总结。

推广华文  为“一带一路”作贡献

据悉,目前我国去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已达2至3万家,需要国内人力资源提供管理技术人才十几万人,需要当地用工人数上百万人之多。而由于各国当地技术人员和工人,不懂汉语华文,工作中无法沟通,给企业经营带来困难。因此,涉外学校一方面需要把专业课程设置与一带一路企业进行接轨,学生毕业后,走出国门为一带一路企业服务;另一方面,又要多接受外国留学生,让他们学习好华文汉语,学习好专业技术,回到自己的国家,为本国的中国企业服务。2017年4月,康正在“首届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高峰论坛”上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一带一路研究院结缘,他清晰的意识到“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华文教育带来“黄金机遇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教学中,华文教育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所起作用也越来越大。回国后,他主动对接,与该院院长秦玉才等领导、专家就资源共享、平台共用等相关事项深入讨论,达成共识。

作为民办高校华文教育的先行者——康正,洞察先机,让广州涉外学院的华文教育和国际化教育嫁接“一带一路”的政策,使学院有了加速引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他身体力行、马不停蹄地积极铺垫:2017年10月29日,他率队出席了由国家汉办、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印尼文化与教育部、印尼华文教育协调机构联合举办的“2017年印尼首届HSK考试暨中国留学.求职教育展”;11月22-23日,他接待了俄罗斯莫斯科州国立大学代表团来访并与该校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对方提出设想拟借助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目标,在广州办一所莫斯科州国立大学广州涉外分校;12月1日,广州涉外学院与来访的柬埔寨东南亚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面对未来,康正目光深邃,略有所思,然后激情澎湃地说:“广州涉外学院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建立、完善华文教育学术话语体系,提高硬件及软件的水平,推动华文教育学科建设,培养华文教育教学与研究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保证华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全方位人才,为职业教育国际化尽一份我们的历史担当。”

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为振兴华文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后盾,也推动了海外社会力量对华文教育的大力支持。广州涉外学院除了认真做好在校生源的输出、国际生的引进等工作之外,还积极承办各层次的华文教育培训项目,以至把汉语学习的教育、推广,职业技能的培训、上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需求结合起来。

5.png

身为新加坡伦敦商业金融学院的教育咨询委之一,康正董事长(右)出席"一带一路"汉学文化中心揭幕典礼,与伦敦商业金融学院董事长拉达先生(左)共同见证了中国"一带一路"号召在新加坡的积极响应

康正认为,"一带一路"并不是单纯的经济战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推广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到了大力推进华文教育,推广汉学文化的时候。在这方面,我们涉外华文教育已经向世界迈开了第一步,相信让涉外华文教育这面红旗插遍全世界,这个梦想一定能得到实现!如何走好这条路,除了我们的不懈努力和不懈追求外,更期盼国家在政策上多给予支持,让更多的世界华人华侨子女学好华文,永远记住自己是中国人。华文教育是一个阵营,华文学院愿意与世界华文教育机构,广泛联系,强强联合,打造一个强势联盟,为"一带一路"战略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康正总是持续着坚定的眼神,这似乎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世界有尽头,涉外精神无止境。这正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办学信念,也是他在追求涉外教育梦想中实现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